close

  天山網訊(通訊員龐博報道)“丫頭在幹嘛天熱多喝水,返校完跟媽媽說說。”“知道了媽媽,媽媽也多喝水。”看著女兒的回覆,尉犁縣人社局住塔里木鄉西海子村住村幹部張荃臉上露出會心的笑容。短信的那一端是張荃前不久才認的乾女兒湯勤。7月3日,張荃和記者分享了她們“母女”的故事。
  “見她的第一眼,我就想給她母親的溫暖。”說起自己的乾女兒,張荃露出憐愛的神情。4月下旬的一天,張荃和其他住村幹部在走訪貧困戶時認識了15歲的湯勤。湯勤和75歲高齡的奶奶相依為命,住在20平米昏暗簡陋的小屋裡,環顧四周,屋裡幾乎沒有一樣像樣的傢具。湯勤的父親在她3歲的時候得病去世,母親不辭而別,從此杳無音信,是奶奶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
  奶奶是個農民沒有任何收入和經濟來源,戶口牽到西海子村不到三年,不能享受農村低爆祖孫兩人基本是親戚朋友、左鄰右舍的接濟和學校貧困生補助生活。在湯勤的家裡,連坐的椅子都是搖搖晃晃的,她的學習桌是奶奶從外面撿來的一個低矮破舊的小木桌。因為條件有限沒有多餘的錢裝太陽能,從來沒有像樣的洗回熱水澡,都是燒水擦洗,生活很拮据。
  “我有個跟湯勤年齡相仿的兒子,想想我兒子從小不愁吃穿,有爸爸的臂膀媽媽的庇護,陽光有朝氣,對比湯勤真是生活在蜜罐中。湯勤正處在青春期,最是需要父母陪伴、家長教育引導的時候,可她卻……”說到此處,張荃眼泛淚光不禁哽咽。“當時我就想,我一定得幫她。”
  回去後,張荃和大家立刻制定了幫扶計劃並實施,住村工作組和村幹部隔三差五給湯勤家送去米、面、油和慰問金。給湯勤換了新的學習桌,買了一些生活用品。大家還從親戚朋友家收集了一些衣物送給湯勤祖孫。“剛開始湯勤還欣然接受,後來就有些排斥我們對她的經濟幫助。”張荃說,“她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是個自尊心強的孩子,這麼做讓她有心理負憚比起經濟支持她更需要教育關愛和心理疏導。”
  之後,張荃主動擔任起了湯勤的心理輔導師,常去家裡看望湯勤,和湯勤談心交流,總會親手做幾個可口飯菜叫湯勤共進午餐。張荃的熱情、開朗、細心一步步拉進了和湯勤的距離,兩顆心越越近,湯勤在張荃身上感受到了媽媽般的關愛和照顧,漸漸敞開心肺,和張荃分享自己的想法。“也許我們有做母女的緣分,雖然從來沒有什麼認親儀式,但是她對我的稱呼從剛開始的阿姨,到張荃媽媽,再到現在的媽媽,自然而然,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家人了。”張荃很是感概,“現在她也會主動發短信給我說她的小秘密,小想法。前陣子期末考試,考完幾門她都跟我彙報情況。”
  有一次周末,張荃的老公打來電話:“回來吃飯嗎”“不回了。”老公笑著說:“是不是又跟你女兒在一起”張荃總是想盡全力彌補湯勤缺失的母愛,經常周末帶湯勤去吃砂鍋、燒烤,去澡堂洗個熱水澡,帶湯勤逛街買新衣新褲。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幾乎都是湯勤的“人生第一次”。
  6月30日大中午,湯勤頂著烈日給張荃送來一袋丸子:“媽媽,奶奶炸的丸子特別好吃,您嘗嘗。”張荃趕緊招呼女兒進屋,母女倆邊吃邊聊天,因為學習成績上不去,湯勤很沮喪,說的眼淚止不住的流:“你們對我這麼好,我怕對不起關心幫助我的人。”張荃摟過女兒開導她放下心結,湯勤也緊緊地抱著“媽媽”。假期,張荃專門給湯勤報了補習班交了學費,過兩天,就要開始補英語和物理了。
  “不僅是我,整個住村工作組成員都是她的家人。”張荃說。工作組組長倪新華給湯勤送了手機和護眼臺燈,在網上給她淘儲衣櫃;梁碩勛帶湯勤去羅布淖爾影劇院看新上映的電影;梁超給湯勤送菜掂油……
  工作組還初步擬定了三年愛心接力幫扶計劃:第一步每個月送一些糧食和油;第二步針對她缺什麼就幫扶什麼;第三步一年幫她解決一些書雜費和參考書等學習資料;第四步尉犁縣人社局第一批下基層的幹部滿一年後回單位還會有第二、三批住村工作組下派的同志接過愛心接力棒繼續幫扶下去。“我們都希望這個愛心接力繼續傳下去,讓這位缺失父愛和母愛的女孩感覺社會大家庭的溫暖,更希望她快樂健康的成長和學習,我們也會一直關註她的。”住村工作組組長倪新華說。
  張荃告訴記者:“無論今後怎樣,我對湯勤的幫助會一直持續下去,我們母女的情分不會斷,以後湯勤求學、就業哪怕遠在他鄉,只要她還記得媽媽在這裡。”而湯勤,現在她會驕傲地告訴同學:“看,那就是我的媽媽。”  (原標題:真心換真情:住村幹部和15歲孤兒的母女情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z49kzvs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